CHINESECN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息息相关!这个《意见》对于“十四五”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

时间: 2024-04-18 10:29:48 |   作者: 产品展示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地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意见》在创新发展、产业体系、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安全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引导化工项目进区入园,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将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意见》对于中国化学既是风向标,又是检验尺,作为石化化工行业的国家队,落实好《意见》各项部署、紧抓市场发展机遇是关键。60多年来,中国化学承担了我国90%的化工项目、70%的石油化学工业项目、30%的炼油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构建祖国化学工业体系、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贡献。公司业务现分布在全球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建设了7万多套化工装置,有力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化学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秉承“世界更炫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和“交付价值建设未来”的企业使命,在科学技术创新、特色实业、化工园区建设、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很明显的成效,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用了4年多的时间再造了一个中国化学,成为全世界油气行业最大的工程公司。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见》的发布为中国化学“十四五”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国化学将肩负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任,继续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加快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建设特色鲜明、专业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工程公司,全力实现高质量稳增长,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品种类型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快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二)根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规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坚持创新驱动。着眼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绿色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强化社会责任关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开放合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促进要素资源全球高效配置,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相关行业间耦合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地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创新发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持续增强,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产业体系。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到75%以上。——产业布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绿色安全。大宗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显而易见地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一)完善创新机制,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重点实验室、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共性研发技术机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层次地融合。优化整合行业相关研发平台,创建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试验检测等平台作用,推进催化材料、过程强化、高分子材料结构表征及加工应用技术与装备等共性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上下游合作机制等协同创新组织,支持地方合理布局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中试基地等。(二)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布局基础化学品短流程制备、智能仿生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前沿技术,巩固提升微反应连续流、反应-分离耦合、高效提纯浓缩、等离子体、超重力场等过程强化技术。聚焦重点项目需求,突破特殊结构反应器、大功率电加热炉、大型专用机泵、阀门、控制管理系统等重要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着力开发推广工艺参数在线检测、物性结构在线快速识别判定等感知技术和过程控制系统软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等控制技术。(三)实施“三品”行动,提升化工产品供给质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增加有机氟硅、聚氨酯、聚酰胺等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工业特种气体、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专用润滑油脂等产品。积极布局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金属元素高效分离介质、反应-分离一体化膜装置等新产品研究开发。提高化肥、轮胎、涂料、染料、胶粘剂等行业绿色产品占比。鼓励企业提升品质,培育创建品牌。

  (四)强化分类施策,科学调控产业规模。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延长石油化学工业产业链。增强高端聚合物、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供给能力。严控炼油、磷铵、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按照生态优先、以水定产、总量控制、集聚发展的要求,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五)加快改造提升,提高行业竞争能力。动态更新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鼓励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安全、节能、减排、低碳等改造,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引导烯烃原料轻质化、优化芳烃原料结构,提高碳五、碳九等副产资源利用水平。加快煤制化学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煤制油气向特种燃料、高端化学品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发展,煤制乙二醇着重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六)统筹项目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家重大战略安排,统筹重点项目布局,推进新建石化化工项目向原料及清洁能源匹配度好、环境容量富裕、节能环保低碳的化工园区集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稳妥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构建原料高效利用、资源要素集成、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先进成熟、产品系列高端的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推进长江、黄河流域石化化工项目科学布局、有序转移。(七)引导化工项目进区入园,促进高水平集聚发展。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依法依规利用综合标准倒逼园区防范化解安全环境风险,加快园区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污水管网排查整治,提升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引导园区内企业循环生产、产业耦合发展,鼓励化工园区间错位、差异化发展,与冶金、建材、纺织、电子等行业协同布局。鼓励化工园区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孵化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进入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与别的行业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项目除外),引导其他石化化工项目在化工园区发展。

  (八)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协同创新应用,打造特色平台。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慢慢地加强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丰富公司制作管理、工艺控制、产品流向等方面数据,畅联生产运行信息数据“孤岛”,构建生产经营、市场和供应链等分析模型,强化全过程一体化管控,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3-5家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引导中小化工企业借助平台加快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数字化改造。围绕化肥、轮胎等关乎民生安全的大宗产品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监测、精益化服务系统。(九)推进示范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发布石化化工行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标准。针对行业特点,建设并遴选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标杆。组建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化工工艺数字化模拟仿真、大型机组远程诊断运维等服务能力。基于智能制造,推广多品种、小批量的化工产品柔性生产模式,更好适应定制化差异化需求。实施石化行业工业互联网公司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推动商用密码应用,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十)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拟制高碳产品目录,稳妥调控部分高碳产品出口。提升中低品位热能利用水平,推动用能设施电气化改造,合理引导燃料“以气代煤”,适度增加富氢原料比重。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智能连续化微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应用。(十一)着力发展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培育壮大生物化工。滚动开展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园区认定,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从源头促进工业废物“减量化”。推进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大含盐、高氨氮等废水治理力度,推进氨碱法生产纯碱废渣、废液的环保整治,提升废催化剂、废酸、废盐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推进(聚)氯乙烯生产无汞化。积极发展生物化工,鼓励基于生物资源,发展生物质利用、生物炼制所需酶种,推广新型生物菌种;强化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材料产业链衔接,开发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实现对传统石油基产品的部分替代。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绿色替代品研发应用,防控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十二)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推动石化化工与建材、冶金、节能环保等行业耦合发展,提高磷石膏、钛石膏、氟石膏、脱硫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碱渣、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鼓励企业加强磷钾伴生资源、工业废盐、矿山尾矿以及黄磷尾气、电石炉气、炼厂平衡尾气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废旧化工材料再生和循环利用。

  (十三)推广先进的技术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实施责任关怀,支持企业、园区提高精细化运行管理上的水准,建立完整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灭火救援力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在危险化学品企业组织“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推动《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实施。鼓励企业采用微反应、气体泄漏在线微量快速检测等先进适用技术,消除危险源或降低危险源等级,推进高危工艺安全化改造和替代。(十四)增强原料资源保障,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拓展石化原料供给渠道,构建国内基础稳固、国际多元稳定的供给体系,适度增加轻质低碳富氢原料进口。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国际钾盐等资源开发合作。加强国内钾资源勘探,积极地推进中低品位磷矿高效采选技术、非水溶性钾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多措并举推进磷石膏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稳妥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加强化肥生产要素保障,提高生产集中度和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确保化肥稳定供应。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

  (十五)强化组织实施。各地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将重点任务统筹纳入部门重点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推进任务落实。有关企业要结合自己实际,按照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务实推进相关工作,依法披露环境信息。相关行业组织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指导,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宣贯解读,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和民众合理关切,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石化化工的科学理性认知。(十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财政、金融、区域、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推进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化工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和从业员工素质培训。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示范应用。

  (十七)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化工新材料特别是改性专用料、精细化学品尤其是专用化学品等标准体系,生物基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材料评价标识管理体系,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和污染物排放限额。探索基于碳足迹制修订含碳化工产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产品评价等标准。参与全球标准规则制定,加强国际标准评估转化。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便于理解《意见》,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解读一:《意见》编制背景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品种类型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十三五”以来,我国石化化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效显著,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石化化工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但行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绿色安全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十四五”是推动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将进一步加快。一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石化化工行业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量增速逐渐分化;二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产能建设转向以“精耕细作”为主的精细化、专用化、系列化细分市场拓展渗透,服务型制造日渐被市场主体接受;三是责任关怀意识日益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日益浓郁,安全环保已成为业界坚守的从业生存底线和发展基础要求;四是资源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约束日益趋紧,基于二氧化碳开发含碳化学品非常关注,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基本特征的化工园区正逐步成为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腾挪发展的主要载体。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联合编制《意见》。

  《意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与《纲要》、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充分衔接,旨在既着力引导石化化工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妥善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增量和存量、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协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重就丰富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供给,强化行业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推进煤化工、石油化学工业、天然气化工、盐(矿)化工和生物化工等协调发展,发挥化工产业优势助力实施“双碳”战略,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产业布局等难点重点问题提出具体举措。

  《意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快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

  《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高水平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地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加快创新发展,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二是调整产业体系,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75%以上。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五是坚守绿色安全,大宗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显而易见地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意见》围绕主要目标,聚焦创新发展、产业体系、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等6个重点难点,凝炼出6大重点任务。

  (一)提升创新发展水平。一是完善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重点实验室、重点领域创新中心、共性研发技术机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二是攻克核心技术,加快重要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发推广先进感知技术和过程控制系统软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等控制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三是实施“三品”行动,增加材料品种规格,加快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积极布局前沿化工新材料,提高绿色化工产品占比,鼓励企业培育创建品牌。

  (二)推动产业体系调整。一是强化分类施策,科学调控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工等传统化工行业产业规模,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二是动态更新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化烯烃、芳烃原料结构,加快煤制化学品、煤制油气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延伸,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一是统筹项目布局,推进新建石化化工项目向资源环境优势基地集中,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二是引导化工项目进区入园,推动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进入一般或较低安全风险的化工园区(与别的行业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项目除外),引导其他石化化工项目在化工园区发展。

  (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快新技术、新模式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慢慢地加强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强化全过程一体化管控,推进数字孪生创新应用,打造3-5家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及化肥、轮胎等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监测系统。二是发布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示范标杆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

  (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一是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以及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二是发展清洁生产,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发展生物化工,基于非粮生物质制造大宗化学品,强化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与现有化工产业链衔接,实现对传统化石基产品的部分替代。三是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有序发展和科学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动废塑料、废弃橡胶等废旧化工材料循环利用。

  (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一是提升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准,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实施责任关怀。鼓励企业使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推进高危工艺安全化改造和替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二是增强炼化行业轻质低碳原料、化肥行业磷钾矿产资源保障,稳妥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确保化肥稳定供应,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为保障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顺利实施,《意见》着眼打好“组合拳”,提出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发挥行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加强政策宣贯解读,积极回应社会舆论和民众合理关切,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石化化工的科学理性认知。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财政、金融、区域、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推进银企对接和产融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化工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和从业员工素质培训,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示范应用。三是健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相关这类的产品标准体系、评价标识管理体系和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和污染物排放限额;制修订含碳化工产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产品评价等标准。

上一篇:【48812】安全金花 多重保证上线金花路途安全等级提高啦!

下一篇:【48812】第九届我国•宜兴世界陶瓷文明艺术节开幕